困在办公桌前:为工作狂、他们的伴侣和孩子以及临床医生提供的指南

Index

Chained to the Desk: A Guidebook for Workaholics, Their Partners and Children, and the Clinicians Who Treat Them - Bryan E. Robinson, PhD
困在办公桌前:为工作狂、他们的伴侣和孩子以及临床医生提供的指南 - 布莱恩·E·罗宾逊 - 摘要

愿你找到事业成功与个人幸福并存的生活,给自己一份礼物,全然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引言:一种被美化的疾病

在这个科技驱动、工作压力飙升的24/7工作文化中,传统的“朝九晚五”早已过时。如果你发现自己离不开智能手机,每周工作远超50小时,甚至在假期也无法停止工作,那么你可能就是一名工作狂

本书将工作成瘾比作“被绑在办公桌上”,这是一种即使离开办公桌,工作念头依然萦绕不去的痛苦痴迷。社会常常赞美甚至美化这种行为,视其为敬业的象征,但却忽略了其黑暗面:抑郁、焦虑、慢性疲劳以及各种与压力相关的疾病。

作者将工作成瘾定义为一种强迫症,表现为自我强加的要求、无法调节工作习惯,以及过度沉溺于工作而排斥其他生活活动。这种成瘾性来自于工作能暂时将人从更深层的情感问题中解脱出来,就像毒品或酒精一样,通过肾上腺素的飙升带来短暂的快感,但随后是更深的空虚和痛苦。

尽管工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但它仍未被精神病学界正式承认为一种独立的成瘾症,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被忽视。许多治疗师自身也是工作狂,因此无法识别和处理这个问题。

本书旨在揭开工作成瘾的真相, debunk 伪装,为工作狂、他们的家人以及治疗他们的临床医生提供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恢复策略。本书的第三版增加了关于工作狂大脑、正念工作、工作弹性区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全新章节,旨在帮助读者在事业成功与个人幸福之间找到平衡,学会放松、娱乐和维系人际关系,最终能够全然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第一部分:工作成瘾:美国的新偶像

第一章:谁,我?一个工作狂——说真的?

作者布莱恩·罗宾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篇。他曾像他酗酒的父亲藏匿波本威士忌一样,痴迷并隐藏自己的工作。对他来说,工作是稳定、自我价值和意义的来源,是抵御混乱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不确定性的避难所。他会在家庭度假时偷偷工作,对妻子和朋友的邀约感到不耐烦,甚至在父亲的葬礼当天,大部分时间也躲在办公室里。

这种行为模式为他带来了事业上的成功——晋升、赞誉和丰厚的薪水,但这层光鲜的外衣下,是空虚的生活、破裂的亲密关系和日益恶化的健康。当他意识到这一点并“触底”时,他已经失去了伴侣,饱受压力性肠胃病的折磨,记忆力衰退,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在伴侣因酗酒问题接受治疗时,他也被点醒,承认了自己的工作成瘾问题,并加入了“工作狂互助会”(Workaholics Anonymous),开始了艰难的康复之旅。

你只是努力工作,还是真的上瘾了?

在当今这个过度工作的社会,工作狂的行为有很好的伪装。但努力工作和工作成瘾有本质区别

最终,这种成瘾是进行性的,会导致生活失控、家庭破裂、健康问题甚至死亡(日本称之为“过劳死”)。当工作不再带来满足,反而让你感到孤独、疲惫和空虚时,你可能已经“触底”了。

你被绑在办公桌上了吗?

为了帮助读者自我评估,作者提供了“工作成瘾风险测试”(WART)。这个测试包含25个问题,通过对“从不如此”到“总是如此”的四级评分,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狂倾向。

工作成瘾风险测试(WART) (请用1=从不如此, 2=有时如此, 3=经常如此, 4=总是如此 来为下列陈述打分)

  1. 我宁愿自己做大多数事情,也不愿请求帮助。
  2. 当我需要等待别人或某件事耗时过长时,我会不耐烦。
  3. 我似乎总是在匆匆忙忙,与时间赛跑。
  4. 当我在做事情的中途被打断时,我会感到恼火。
  5. 我总是让自己忙于多项事务。
  6. 我同时进行两三项活动,比如一边吃午餐,一边查邮件,一边打电话。
  7. 我承诺过多,贪多嚼不烂。
  8. 当我不工作时,会感到内疚。
  9. 看到工作的具体成果对我来说很重要。
  10. 我对工作的最终结果比对过程更感兴趣。
  11. 工作中的事情进展不够快,或完成得不够快,不合我意。
  12. 当事情不按我的方式发展或不合我意时,我会发脾气。
  13. 我会在得到答案后,不自觉地重复问同一个问题。
  14. 我会在脑海中思考未来的项目,而忽略了当下。
  15. 同事们都下班后,我还会继续工作。
  16. 当别人在工作上达不到我的完美标准时,我会生气。
  17. 当我在工作中失去控制时,会感到不安。
  18. 我倾向于给自己施加来自自我设定的工作期限的压力。
  19. 当不工作时,我很难放松。
  20. 我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与朋友社交或享受爱好/休闲活动的时间多。
  21. 我会在计划最终确定前,就投入项目以抢占先机。
  22. 我会因为犯了最小的错误而对自己感到不安。
  23. 我投入在工作上的思考、时间和精力比投入在与亲友的关系上多。
  24. 我忘记、忽略或轻视生日、团聚、纪念日或节假日等庆祝活动。
  25. 我会在了解所有事实并深思熟虑之前,就做出重要的工作决定。

分数解读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对于治疗师来说,识别并治疗工作成瘾极具挑战性,因为很多治疗师自己也身处这种过度工作的文化中。


第二章:如何发现工作成瘾

本章以一位65岁退休医生罗杰的故事开始。他从小就拼命工作,医学院期间更是自愿连续三天不眠不休。作为一名医生,他工作80小时一周是常态,甚至把传真机带去度假。为了维持高强度的工作,他开始依赖止痛药氢可酮,这帮助他集中精力、工作更长时间。最终,他的药物依赖和工作强迫症导致他健康崩溃,执照被吊销。在经历了多次错误的诊断(仅被视为药物成瘾)后,他才最终找到一位能正确诊断他为工作狂的治疗师,并开始理解自己行为的根源——他的父亲也是一个终日工作、情感缺席的人。

工作成瘾的十大警示信号

作者根据数百个临床案例,总结出工作成瘾的十个典型迹象:

  1. 匆忙和极度忙碌:总是在赶时间,无法忍受缓慢,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多任务处理),以填补任何空闲时间,从中获得肾上腺素的快感。
  2. 控制欲:难以授权,事必躬亲,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对。通过过度计划和组织来营造一个可预测、可控的环境,以应对内心的不安全感。
  3. 完美主义:对自己和他人设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不容许任何错误。常说“想做好,就自己来”,这种心态使他们难以与人合作。
  4. 亲密关系困难:工作永远排在第一位,经常忘记或忽略家庭活动、生日和纪念日。即使身在其中,心也回到了办公室,导致与家人情感疏离。
  5. 工作狂饮:像酗酒者一样,他们会进行“工作狂饮”,连续几天不眠不休地工作,以完成某个项目,然后筋疲力尽地“睡过去”。他们会偷偷携带工作,像藏匿酒瓶一样。
  6. 坐立不安,无法放松:认为休闲和娱乐是浪费时间,一旦无事可做就会感到内疚和焦虑。他们甚至会把爱好变成赚钱或提高效率的项目。
  7. 工作神游(“棕色断电”):类似于酒精造成的“黑色断电”,工作狂在谈话或开车时会因全神贯注于工作而出现记忆空白或注意力不集中(例如“边开车边工作”)。
  8. 不耐烦和易怒:时间是他们最宝贵的商品,因此讨厌等待。这种不耐烦会导致冲动的决定和不必要的错误。
  9. 自我价值感不足:通过工作表现和成就来寻求自我价值。完成项目带来的快感是短暂的,一旦停下来,空虚和不安感就会回归。
  10. 忽视自我:将个人健康(营养、休息、锻炼)排在最后。他们常常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如头痛、胃病或高血压,直到健康出现严重危机。

工作狂的四种类型

工作狂并非千人一面,作者将其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工作节制计划

对工作狂而言,“戒断”不是不工作,而是戒除强迫性的过度工作,学会工作节制。关键在于平衡,而非牺牲。作者提出了一个自我关怀计划,将生活分为四个领域:自我、关系、娱乐和工作

计算你的自我关怀指数

  1. 计算你现在在每个领域投入的时间百分比(总和为100%)。
  2. 设定一个你认为更平衡的目标百分比。
  3. 用目标百分比减去现在百分比,得出你的“平衡分数”。正数表示需要增加投入,负数表示需要减少。
  4. 根据结果,为每个领域制定3-4个具体行动,形成你的工作节制计划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三章:当工作成瘾侵入家庭

珍娜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工作狂配偶的典型困境:物质上应有尽有(豪宅、游艇、名车),情感上却一贫如洗。她的丈夫哈德森是一个极端的工作狂,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开车时工作,度假时也心不在焉。他们的生活完全围绕着他那不容更改的工作日程。珍娜感觉自己像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儿子。朋友和家人不理解她的痛苦,甚至认为问题出在她身上,是她把丈夫“逼”去工作的。

多年来,珍娜试图改变丈夫,却徒劳无功,自己也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直到接受心理咨询,她才意识到,她无法“修复”丈夫,她能做的,是停止痴迷于改变他,转而关注自己的行为和需求。当她开始放手,专注于自我康复时,情况才有了转机。

工作成瘾是一种家庭疾病

工作成瘾对家庭的破坏性不亚于酒精成瘾,但工作狂的家人往往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作者采用家庭系统成瘾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

研究证实家庭受损

作者的研究首次通过实证数据证明了工作成瘾对家庭的负面影响:

  1. 对当前家庭功能的影响:工作成瘾程度越高,家庭在沟通、解决问题、情感表达和整体功能上的问题就越严重。高风险工作狂的家庭角色混乱,成员之间缺乏关心。
  2. 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寻求过专业帮助的“临床组”工作狂,比未求助的“非临床组”工作狂,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原生家庭评价为功能失调和缺乏亲密感。
  3. 对子女的影响:在工作狂家庭中长大的成年子女,其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工作狂家庭的子女。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生活被外部事件所控制(外部控制点),并且自身成为工作狂的风险也更高。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四章:走进你的工作狂内心

本章以凯茜的故事开头。她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通过牺牲个人生活的一切,在三十多岁时就登上了国际公司的高管职位。工作是她的全部,是她的社交圈,也是她的避难所。她以“敬业”为荣,比如手术后仅休息两天就返回工作。然而,当她在工作中遭遇挫折、被排挤并最终被解雇时,她彻底崩溃了。她从“英雄”变成了“零”,陷入了深深的抑郁,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次打击迫使她反思自己的人生模式,并最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

“无所事事是魔鬼的工坊”

这是许多工作狂内心的信条。他们的心理世界由以下几个核心信念构成:

十二种工作狂思维陷阱

工作成瘾被一系列扭曲的思维模式所维持。这些“思维陷阱”让工作狂无法看清现实,深陷其中。

  1. 完美主义思维:“事情必须完美我才会快乐,但我做的任何事都永远不够好。”
  2. 全有或全无思维:“我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就是最差,没有中间地带。”
  3. 望远镜思维:像望远镜一样,只放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而忽略或缩小自己的成功。
  4. 边界模糊思维:“我很难知道何时该停止工作,何时该拒绝别人。”
  5. 取悦他人思维:“如果我能让别人喜欢我,我就会感觉好一些。”
  6. 悲观思维:“生活充满危机,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放松。”
  7. 无助思维:“我无法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无能为力。”
  8. 自我受害者思维:“都是我的工作/家庭/社会要求太高,我才这么累。我是个受害者。”
  9. 抗拒思维:“生活是一场斗争,我必须奋力抗争。”
  10. 幻想思维:“如果我的处境能改变,我就可以慢下来了。我拥有的东西没价值,我渴望我没有的。”
  11. 严肃思维:“玩乐是浪费时间,有太多正经事要做。”
  12. 外化思维:“幸福来自于外部的成就。只要我努力工作,就能感觉更好。”

驱散思维的乌云

康复的关键在于改变思维。工作狂需要意识到,那些批评、苛责的声音往往源于童年,是父母或重要他人的内在化。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五章:童年与工作狂的形成

本章通过作者布莱恩和女权主义领袖格洛丽亚·斯泰纳姆(Gloria Steinem)的童年故事,揭示了工作狂行为的深层根源。尽管他们的家庭环境表面上截然不同——布莱恩家中有酗酒和暴力,而格洛丽亚的父亲温和但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但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却惊人地相似:羞耻、孤独、恐惧,以及通过在学校和工作中表现出色来寻求控制感和外界认可。

他们都过早地承担了成年人的责任,将工作(无论是家务、学业还是兼职)当作逃避混乱家庭现实和痛苦情感的避难所。这种早年形成的生存策略,在成年后演变成了根深蒂固的工作成瘾模式。

工作成瘾的早期起源

研究表明,工作成瘾往往源于功能失调的童年。在混乱、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如父母酗酒、离婚、患病或死亡),孩子为了寻求稳定和安全感,会本能地抓住一些可控的东西,比如学业、家务或某种技能。他们通过过度负责追求完美来试图控制失控的世界。

“父母化”与“关怀狂”

“父母化”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发展成“关怀狂”(Careaholics)。他们强迫性地照顾他人,在个人生活和职业中(如护士、教师、治疗师)不断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被偷走的童年

无论是布莱恩、格洛丽亚,还是其他“父母化”的孩子,他们的童年都被“偷走”了。他们学会了不依赖任何人,相信生存必须依靠自己。这种早期形成的生存机制,在成年后变成了他们的孤立之源。他们难以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不信任他人,也无法放下控制。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六章:工作狂的配偶与伴侣

洛蕾塔的故事是工作狂配偶痛苦生活的缩影。她的丈夫罗恩每天工作18小时,每周6天,周日也要工作12小时。工作比家庭中的任何事都重要。在一个可怕的夜晚,当两个醉汉试图闯入他们偏远的家时,身处险境的洛蕾塔打电话向仅半英里外办公室里的丈夫求助,他却因为“太忙”而让她报警。她生病时,丈夫漠不关心;他缺席了孩子们成长中的所有重要时刻。

洛蕾塔曾以为,只要自己更努力、更有耐心、更支持他,总有一天会迎来改变。但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与丈夫从“做成一笔生意”中获得的快感竞争时,她绝望了。离婚后,她回顾过去,发现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没有任何一处承载着她和丈夫的共同回忆。

失衡的婚姻

作者的研究证实,工作狂的婚姻关系岌岌可危。

亲密关系的难题:与工作谈恋爱

如何应对:新的常态

对于工作狂的配偶来说,康复的关键是停止纵容,建立一个新的、不围绕工作狂旋转的生活常态。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七章:工作狂的子女

查尔斯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在一个工作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的经历。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生活被工作和波本威士忌填满。家庭生活、娱乐活动,甚至家庭晚餐,都随时可能被一个关于工作的电话打断。父亲只有在与学生和同事“谈正事”时才显得充满活力和快乐。为了能和父亲待在一起,年幼的查尔斯学会了安静地旁听这些学术讨论,或者在父亲的办公室里独自玩耍。

他渴望父亲的陪伴和关注,但得到的总是“爸爸很累”或者心不在焉的敷衍。他因父亲的缺席而愤怒,而他的弟弟则默默地吸着手指。最终,父亲在51岁时因心脏病去世,他一生都投入在工作中。如今回首,查尔斯意识到,他错过了童年本应有的纯粹的快乐,因为父亲的工作偷走了那些本该属于父子俩的时光。

“漂亮成瘾”的阴影

与父母酗酒或吸毒不同,工作成瘾是一种被社会赞美的“漂亮成瘾”。这给在其中长大的孩子带来了独特的困境。

科学研究的证实

作者的研究首次科学地证实了工作狂家庭对子女的长期负面影响。

成年后的挣扎

工作狂的子女长大后,往往在以下方面遇到困难:

如何打破代际循环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八章:危险的生意:公司中的工作成瘾

玛戈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从14岁起就开始高强度工作,并以此为荣。在管理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制造公司的同时,她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攻读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她赢得了无数赞誉和奖项,成为了“女超人”,但代价是与丈夫和儿子的关系疏远。当她完成学业,生活节奏慢下来时,巨大的空虚和抑郁席卷而来。她才意识到,她已经习惯了用不停的忙碌来麻痹自己,一旦停下,就无法应对内心的痛苦。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法通过“更努力地工作”来解决所有问题。

企业中的工作成瘾

工作狂的行为模式会直接带入工作场所,对公司和同事造成负面影响。

地狱来的老板

在工作狂老板手下工作是一场噩梦。

改变正在发生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员工的福祉与公司的利润是相辅相成的。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二部分:从工作成瘾中恢复

第九章:你的工作狂大脑

乔治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危机实现救赎的案例。他在一个要求完美和成就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将自我价值与成功牢牢绑定。从学生时代到成为顶尖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工作的奋斗史。他提前完成了所有职业目标,但代价是婚姻紧张,与子女疏远,内心从未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他的儿子。当他发现儿子深陷海洛因成瘾的泥潭时,他和妻子最初试图用“控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修复”儿子,结果却让家庭陷入更深的混乱。为了应对儿子的危机,他们加入了 Al-Anon(嗜酒者家庭互助会)。在那里,乔治学到了一个颠覆性的道理:他无法控制儿子,他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通过十二步法,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控制欲、不耐烦、对成就的无尽渴求——这些正是他工作成瘾的燃料。这个顿悟最终拯救了他的婚姻、理智,并让他从工作成瘾中走了出来,找到了生活的平衡。

了解你的大脑

工作成瘾不仅仅是行为习惯,它与我们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化学反应密切相关。

如何重塑你的大脑

康复的关键在于学会自我调节,即有意识地从高压的“战或逃”模式切换到平静的“休息与消化”模式(rest and digest)。这需要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NS)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十章:正念工作

库珀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典型工作狂的“触底反弹”。他习惯于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以“抢占先机”。一天早上,他在上班途中突发心悸和胸痛,被紧急送往医院。尽管检查未发现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这次濒死体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开始强迫自己减少工作,多陪伴家人,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低落和忧郁——这是他从持续的肾上腺素刺激中“戒断”的症状。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深层的改变,开始接触十二步法,并承认自己无法独自控制这个问题。他追溯根源,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深受父亲的影响——一个同样情感缺席、以工作能力定义自我价值的人。康复对他来说,意味着释放掉证明自己的重担,全然地去体验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找到工作之外的生命意义。

你是否“活在当下”?

工作狂常常处于一种“心不在焉”的“无意识工作”(mindless working)状态。他们吃饭时想着工作,陪家人时想着工作,大脑总是在为过去懊悔,或为未来焦虑。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思绪有47%的时间在游离,而一个游离的思绪是一个不快乐的思绪。无论在做什么,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时,幸福感都会更高。

什么是正念(Mindfulness)?

正念是一种古老的练习,它指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将注意力带到当下。它不是要清空头脑,而是要以一种好奇、接纳的态度,去观察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念头、身体的感觉和周围发生的一切,然后温和地将注意力带回到我们选择的焦点上(比如呼吸)。

正念工作(Mindful Working)就是将这种练习应用于工作情境中。它意味着:

正念如何帮助工作狂康复?

如何练习正念工作?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十一章:你的工作弹性区:找到积极、慈悲的自我

阿特的故事是一个深刻的自我剖析。他在一个充满恐惧和情感忽视的家庭中长大,父亲是暴虐的工作狂,母亲则依赖药物。为了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他从小就学会了通过取得无尽的成就来寻求认可和麻痹痛苦。从学生时代的各种荣誉到成为一名成功的刑事辩护律师,他的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工作是他对抗内心空虚和不安全感的麻醉剂和肾上腺素。

当他的妻子因药物成瘾进入康复中心时,他的人生迎来了转折。在参与妻子的康复过程中,他震惊地发现,瘾君子的内心世界与他自己的如此相似——他只是用“强迫性工作”替代了“强迫性用药”。他最终创立了本地的“工作狂互助会”,在与其他康复者的交流中,他开始真正地面对和接纳那个被他长久隐藏的、脆弱的真实自我。康复对他而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学习感受真实的情绪,放下控制,并最终体验到“仅仅是活着”的喜悦。

通往工作弹性区的“增强剂”

从工作成瘾中恢复,找到内在的弹性,需要我们培养三种关键的心理品质,它们就像是精神上的“表现增强剂”。

  1. 积极性(Positivity)
    • 拓宽与构建效应:积极情绪(如喜悦、好奇、感激)能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而消极情绪则会让我们视野变窄,只专注于问题本身。长期培养积极情绪,能构建起我们的心理资源,让我们更具弹性。
    • 练习方法
      • 重塑思维:有意识地寻找困境中的积极面或学习机会。
      • 感恩练习:每天写下几件你感激的事情,这能有效地提升积极情绪。
      • 关注解决方案:当问题出现时,将注意力从抱怨转向“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它?”
  2. 乐观(Optimism)
    • 现实的乐观主义:乐观不是盲目地认为一切都会好,而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愿意采取积极的步骤去应对挑战。研究表明,乐观者在事业上更成功,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也更好。
    • 练习方法
      • 寻找困境中的礼物:即使在最糟糕的经历中,也尝试寻找它带来的成长、教训或新的视角。许多康复者都认为,“触底”是他们生命中最好的礼物,因为它迫使他们走上了一条全新的、更真实的人生道路。
      • 使用广角镜看问题:当被一个具体的问题困扰时,试着将它放到整个人生的大背景中去看。这有助于降低问题的严重性,恢复平和的心态。
  3. 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
    • 对抗内在的恶霸:工作狂内心通常有一个严厉的批评家,在他们犯错或未达到完美标准时,会无情地攻击他们。自我慈悲是这种内在批评的解药。它意味着,在遭遇失败和痛苦时,我们用对待好朋友那样的善意、理解和支持来对待自己。
    • 自我慈悲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善待自己:用温暖和理解取代苛刻的自我评判。
      2. 共通人性(Common Humanity):认识到不完美、失败和痛苦是全人类共同的经验,而不是你一个人的缺陷。
      3. 正念(Mindfulness):以一种平衡的、不加评判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负面情绪,既不压抑它,也不被它淹没。
    • 区分“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佛法中有一个比喻,“第一支箭”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如工作失误、被批评)。“第二支箭”是我们对痛苦的反应,是我们自己射向自己的(如“我真没用”、“我怎么这么蠢”)。自我慈悲帮助我们承受第一支箭的痛苦,同时停止用第二支箭来伤害自己。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第十二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工作狂互助会

伯纳黛特在一个信奉“努力工作、牺牲奉献”的移民家庭中长大,父母都是工作狂。这种模式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生活中。作为一名成功的公共卫生专家,她夜以继日地工作,牺牲了与丈夫和儿子的关系。

最终,她通过“工作狂互助会”(Workaholics Anonymous, WA)找到了康复之路。在WA,她第一次感到被理解。通过践行十二步法,她不仅学会了为自己的工作设定界限,还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并开始修复与家人的关系。她将全职工作减为半天,学会了在离开办公室时放下工作,并真正开始享受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实现了生活的平衡。

平衡的掠夺者

在现代社会,有许多“平衡的掠夺者”在不断侵蚀我们的个人生活:

不要成为“办公桌土豆”:长时间坐着对身心健康极为有害。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创造休息和活动的机会,比如短暂的散步、在办公桌前伸展身体,或者仅仅是站起来看看窗外。这些微小的休息能极大地恢复我们的能量和专注力。

划定界限

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关键在于主动划定界限

“休闲病”还是“工作戒断”?

许多工作狂一到周末或假期就开始生病(头痛、感冒、肌肉酸痛),这种现象被称为“休闲病”(Leisure Sickness)。然而,这并非因为休闲本身有害,而是“工作戒断”的症状。

工作狂互助会(Workaholics Anonymous, WA)与十二步法

WA是一个基于十二步法的全球性互助团体,为那些希望停止强迫性工作的人提供支持。

给临床医生的提示


Chained to the Desk    
本文为书籍摘要,不包含全文
如感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当当] [京东] [淘宝] [孔夫子]
[Amazon] [AppleBook] [BetterWorld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