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Way轻松戒酒法
成瘾与戒断 ·Index
The EasyWay to Stop Drinking - Allen Carr
轻松戒酒法 - 艾伦·卡尔 - 摘要
戒酒困难源于心理陷阱和社会洗脑,而非意志力薄弱。酒精是毒药,其所谓的“乐趣”仅是暂时缓解它自身造成的戒断感。一旦认清这一真相,消除饮酒的欲望,戒酒便不再是痛苦的牺牲,而是一次重获自由的轻松解放。
作者简介
艾伦·卡尔是一位成功的会计师,在经历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他于 1983 年发现了“轻松戒烟法”。他的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使他享誉全球,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诊所网络。他的著作《轻松戒烟法》成为国际畅销书。其方法的成功鼓励他将这种逻辑应用于其他问题,包括饮酒问题。他被广泛认为是帮助人们摆脱成瘾的世界级专家。
前言
我曾经是一个重度饮酒者,深知酒精的陷阱。我们都了解饮酒对健康、财务和人际关系造成的破坏。然而,这些可怕的后果并不能帮助我们戒酒,因为它们与我们饮酒的真正原因无关。
我的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饮酒者停止饮酒之前就消除了对酒精的需求和欲望。它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一点:
- 消除所有误解:揭示那些让我们认为没有酒精就无法生活的错误观念。
- 消除恐惧:戒酒的恐惧是最大的障碍。人们害怕无法享受社交场合,害怕无法应对压力,害怕必须经历痛苦和匮乏,害怕终生都要与渴望作斗争。我的方法会消除所有这些恐惧。
这本书能让任何饮酒者轻松、无痛且永久地摆脱酒精的奴役。你不会感到做出了牺牲,反而能从一开始就更享受生活,更好地应对压力,并且最重要的是——你将不会想念饮酒。
简介
本书的简介由一位受益于艾伦·卡尔方法的人士(伊曼纽尔·约翰逊)撰写。他最初对这种“神奇疗法”持怀疑态度,但看到朋友们通过该方法轻松戒烟并重获新生后,他自己也去尝试了。
他不仅成功戒烟,还摆脱了困扰他多年的酒瘾。他曾经相信酒瘾是无法治愈的,但艾伦证明了他是错的。他强调,这本书将揭示一个巨大的谜团:为什么你以前没有看清这一切。
第一章:轻松戒酒的方法
本章的核心观点是挑战一个普遍的信念:酗酒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作者承认,像戒酒互助会(AA)这样的组织在帮助酗酒者方面功不可没,但他们的核心理念——“酗酒是一种没有已知治愈方法的致命疾病”——是基于一个谬论。
作者承诺提供一种完整、简单、廉价的治疗方法,它:
- 立即生效!
- 永久有效!
- 不需要意志力!
- 没有痛苦的戒断症状!
- 让你更能享受社交和应对压力!
- 没有任何牺牲或被剥夺的感觉!
作者将他的方法比作拥有保险柜的密码。你可能花几年时间都打不开,但一旦知道了密码,就能立即、轻松地获得自由。本书就是那个密码。
为了成功,读者必须遵循七条指示,其中最关键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在读完本书前不要停止或减少饮酒。
第二章:保持开放心态
本章强调,要成功戒酒,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关于酒精的各种错误观念,就像人们曾经相信地球是平的一样。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洗脑,而是反洗脑。它要求你不仅质疑作者所说的每一句话,还要质疑你迄今为止所接受的关于酒精的一切信念。只有接受了“公认的专家和主流观点可能是错误的”这一可能性,你才能真正理解酒精陷阱的真相。
第三章:你是酒鬼吗?
本章旨在打破“酒鬼”与“正常饮酒者”之间的清晰界限,认为这种区分是模糊且无益的。无论是医学界的问卷,还是戒酒互助会的定义,都无法明确告诉你是否是酒鬼,最终的判断权被推给了饮酒者自己。
作者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只会加剧问题,让人们不愿面对现实。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论点:酒鬼和正常饮酒者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滑落的阶段不同。真正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酒鬼?”,而是“你是否失去了对饮酒的控制?”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失去了控制(或者正在失去控制),那么你已经走在了那些尚未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大多数“正常饮酒者”前面。
第四章:瓶子植物
本章引入了一个核心比喻:瓶子植物(一种食虫植物)。这种植物用香甜的花蜜引诱昆虫,昆虫以为自己可以随时飞走,却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最终被消化掉。
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
- 酒精陷阱的微妙性:就像昆虫被花蜜引诱一样,我们被社会洗脑,认为饮酒是一种享受。
- 失控的真相:昆虫从停在植物上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控制。同样,我们从喝下第一口酒开始,就从未真正控制过局面。
- 没有本质区别:“正常饮酒者”和“酒鬼”没有天生的区别,他们只是处在滑向陷阱底部的不同阶段而已。
第五章:监狱
本章将酒瘾比作一座监狱。医生或朋友告诉你饮酒的危害,就像对一个囚犯说“监狱很糟糕,你应该离开”一样,是傲慢且无用的建议。因为这些建议没有提供离开监狱的钥匙。
作者认为,传统的“意志力方法”和专注于饮酒的坏处(健康、金钱等)是错误的。因为:
- 它们不能消除你饮酒的原因(你相信它能带来乐趣或慰藉)。
- 它们让你感觉被剥夺,反而使酒精显得更珍贵(禁果效应)。
- 它们让你专注于“为什么”不该喝,而不是“如何”逃脱。
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消除我们喝酒的理由,即我们认为酒精是享受生活或应对压力的必需品。
第六章:兴奋!
本章通过一个思想实验来揭示酒精的真面目。作者虚构了一种名为“兴奋!”(Elation!)的药物,并描述了它的真实效果:它是一种强大的毒药,味道难闻,会系统性地摧毁你的神经、自信和健康,并且没有任何好处。
这个虚构的药物就是酒精。作者的核心论点是: 饮酒没有任何好处。
他强调,酒精所谓的“好处”都是幻觉。它并不能真正解渴(反而导致脱水),也不能真正让你放松(只是麻醉你的感官)。它真正的作用是创造一个永不满足的“小怪物”(身体对酒精的渴望),而我们为饮酒找的借口,实际上是由一个更强大的“大怪物”——洗脑——所创造的。
第七章:洗脑
本章深入探讨了“洗脑”这一概念。从出生起,社会、文化、电影、广告就在不断地告诉我们:酒精能带来快乐、自信、勇气,是社交的必需品。我们被灌输了酒精是“兴奋剂”的观念,而实际上它是“毁灭剂”。
作者将酒精贸易与海洛因贸易进行比较,指出两者本质上都是满足成瘾者的需求,唯一的区别在于合法性。我们之所以认为酒精“正常”,是因为 90% 的人都陷入了同样的陷阱。这个陷阱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让我们相信我们是自由选择的,并且完全掌控局面。
第八章:难以置信的机器
本章将人体比作一台“难以置信的机器”,是地球上最高效、最复杂的造物。然而,我们却被洗脑,认为自己是脆弱的、有缺陷的,需要像酒精这样的化学拐杖来应对生活。
作者指出,饮酒和吸烟带来的持续疲惫和精神萎靡,被我们误认为是衰老和生活压力的正常现象。事实上,这是我们长期用毒药毒害自己身体的结果。
戒酒的最大好处,不是恢复健康和财富,而是重新体验到那种充满活力的、活着就感觉很棒的状态。当你停止系统性地伤害这台不可思议的机器时,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更强大、更自信。
第九章:我们是如何落入陷阱的?
本章描述了陷入酒精陷阱的全过程。
- 第一口:陷阱最巧妙的部分是,第一口酒的味道通常很糟糕。这消除了我们会对其上瘾的恐惧。
- 学习过程:在社会压力和洗脑下,我们强迫自己“适应”这种味道,逐渐从甜饮料转向烈酒,并以能喝下难喝的毒药为荣。
- 习惯成自然:饮酒不知不觉地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放松、应对压力。我们喝酒的场合越来越多,酒量也越来越大。
- 到达临界点:最终,我们开始意识到饮酒带来了问题,于是试图减少或控制。然而,这只会让酒精显得更珍贵,让我们感到被剥夺,从而陷入更深的挣扎。
第十章:意志力方法
本章解释了为什么意志力方法注定会失败。当你用意志力戒酒时,你是在进行一场内心斗争。
- 牺牲感:你相信自己正在放弃一种真正的乐趣或慰藉,这会让你感到痛苦和被剥夺。
- 禁果效应: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能喝,就越想喝。
- 理由消失:戒酒后,你的健康和生活开始改善,这反而削弱了你戒酒的理由,诱惑会再次出现。
- 精神分裂:你大脑的一部分想喝酒,另一部分不想,这种持续的冲突会耗尽你的精力,直到你最终屈服。
意志力方法只是让你在痛苦中挣扎,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对酒精的渴望。
第十一章:借口,而非理由
本章教我们如何区分人们喝酒的借口和真正的原因。人们给出的所有理由——“我喜欢它的味道”、“我喝酒是为了社交”、“它能解渴”——都是站不住脚的借口。
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他们对酒精上瘾了。
成瘾者之所以需要编造借口,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愚蠢的,但又无法停止。这些借口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看起来不那么荒谬。要看清真相,就需要运用常识,并认识到所有饮酒者(包括我们自己)都在对自己撒谎。
第十二章:获得的口味
本章深入探讨了“获得的口味”(acquired taste)这一概念,并将其彻底揭穿。 作者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获得的口味”。我们之所以能喝下酒精这种味道难闻的毒药,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喜欢上了它的味道,而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为了适应这种毒药,建立了免疫力。
- 警报系统:难闻的味道是身体发出的“警告!这是毒药!”的信号。
- 免疫过程:我们强迫自己忽略这个信号,身体便开始建立免疫,使我们对难闻的味道变得麻木。
- 感知改变:酒精的味道没有变,变的是我们对味道的感知。我们错误地将这种麻木感当成了“喜欢”。
我们喝酒不是因为味道,而是为了获得酒精的效果。
第十三章:酒能给你勇气吗?
本章的结论非常明确:酒精不能给你勇气,它会摧毁勇气。 * 恐惧是朋友:恐惧是自然的生存机制,警告我们危险的存在。 * 酒精消除恐惧,而非赋予勇气:酒精是一种麻醉剂,它让你感觉不到恐惧,但这并不等于勇敢。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看似消除了恐惧,实则让自己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堪一击。 * 虚假的安全感:饮酒后,我们因感觉不到恐惧而做出鲁莽行为,这是一种虚假的勇气,即“荷兰式勇气”。 * 恶性循环:酒精造成的破坏让我们感觉更虚弱、更没有自信,从而更依赖酒精来制造“勇敢”的假象,形成一个不断侵蚀我们真正勇气的恶性循环。
第十四章:酒精消除抑制
本章认为,消除抑制是酒精的主要缺点之一,而不是优点。
- 抑制是保护机制:抑制力就像大脑和嘴巴之间的“检查站”,防止我们说出或做出愚蠢、冒犯或危险的事情。
- 酒精移除“检查站”:酒精会移除这些保护性的抑制,导致人们变得好斗、言语冒犯、行为不当,甚至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如酒后驾车)。
- 变得无聊而非有趣:一个平时拘谨的人喝醉后,通常不会变得更有趣,反而会变得情绪化、重复和无聊。因为酒精麻痹了感官,让人无法真正地参与和享受社交互动。
饮酒本质上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它让我们变得麻木、愚蠢,并为自己和他人制造麻烦。
第十五章:酒精稳定我的神经
本章驳斥了“酒精能稳定神经、缓解压力”的说法。
- 酒精是抑制剂:它不能稳定神经,只能麻痹它们。它无法解决压力的根源,只能让你暂时感觉不到压力。
- 恶性循环:当酒精效果消失后,压力不仅依然存在,甚至会因为身体的损耗而加剧。这导致你需要更多的酒精来麻痹自己。
- 酒精是压力的主要来源:饮酒本身对身体、精神和财务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现代人生活中一个巨大的、常常被忽略的压力源。
真正的放松是没有烦恼的幸福状态,而依赖药物麻痹自己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这种状态。
第十六章:药物成瘾
本章详细解释了药物成瘾的真正机制。 > 成瘾的本质是幻觉:我们上瘾的不是化学物质本身,而是相信它能带来某种真实的乐趣或慰藉。
成瘾的循环过程如下:
- 上一剂药物离开身体,产生一种几乎难以察觉的、空虚不安的感觉(小怪物)。
- 我们无法识别这种感觉的来源,只知道“我想要一杯酒”。
- 下一剂药物暂时缓解了这种不安,创造了“它让我感觉更好”的幻觉。
- 我们的大脑被欺骗,将这种“缓解戒断症状”的体验误解为“真正的快乐或慰藉”。
因此,吸毒者吸毒的唯一原因,是为了试图摆脱上一剂毒品所造成的不适感。
第十七章:酒精与食物的相似性
本章通过对比饮酒和吃饭,进一步揭示了酒精成瘾的荒谬性。
- 吃饭:满足的是一种自然需求(饥饿)。食物是生存所必需的,能提供真正的愉悦和满足感。吃饭可以消除饥饿。
- 饮酒:满足的是一种人为创造的需求。酒精是毒药,会摧毁身体。饮酒无法消除对酒精的渴望,反而会创造并加剧这种渴望。
我们喝酒之前,根本不需要酒精。我们通过喝酒,仅仅是创造了一种对毒药的需求,这种需求会毁掉我们。
第十八章:上瘾人格的迷思
本章坚决否定了“成瘾人格”或“化学缺陷”的存在。作者认为,这是为了解释无法解释的现象而编造的理论。
- 逻辑矛盾:如果酒瘾是天生的,那么它应该在第一次喝酒时就显现,而不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发展起来。
- 问题的根源在药物,不在人:问题不在于饮酒者有某种缺陷,而在于酒精陷阱本身的巧妙和邪恶。就像流沙一样,任何人掉进去都可能被困住。
- 这是一个借口:相信自己有“成瘾人格”会让戒酒者觉得“这不是我的错”,从而为自己的失败找到理由,甚至继续饮酒。
作者强调,任何人,无论意志力强弱,都可能陷入陷阱。问题不在于你的个性,而在于你是否看清了陷阱的本质。
第十九章:为什么意志力只是另一个误导因素
本章深入分析了为什么戒酒与意志力无关。
- 意志力的悖论:意志坚强的人往往是酒瘾更严重的受害者,因为他们有更强的“意志力”去忍受酒精的毒害并坚持下去。
- 问题是“意志冲突”:戒酒的困难不在于缺乏意志力,而在于内心的“精神分裂”——一部分大脑想喝,另一部分不想。这是一种折磨人的犹豫不决。
- 戒酒不需要意志力:真正的方法不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渴望,而是彻底消除渴望。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想上车,你根本不需要用意志力去阻止自己上车。
轻松戒酒法的目标是在你喝下最后一杯酒之前,就消除你所有喝酒的欲望。
第二十章:我只喝酒是为了社交
本章揭穿了“我喝酒是为了社交”这个最常见的借口。 * 饮酒是反社会的:它在饮酒者和不饮酒者之间制造隔阂;它让人们变得麻木和愚蠢,从而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它常常导致冲突和不愉快的场面。 * 抱团取暖:饮酒者聚在一起,不是因为社交,而是为了在同类中感到安全,让自己的成瘾行为看起来不那么荒谬。这是一种“问题共享”的防御机制。 * 这是一个借口,不是理由:当一个人说他喝酒“只是为了社交”时,他实际上在承认自己并不真正喜欢喝酒,他需要一个借口来为自己的成瘾行为辩护。
第二十一章:喝酒让我快乐
本章的观点是:酒精绝不可能让你快乐,它是导致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 酒精是抑制剂:它麻痹你的感官,让你感觉不到痛苦,但这不等于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一种积极、充满活力的状态,而酒精只会让你变得迟钝。
- 场合的混淆:我们通常在快乐的场合(如派对、婚礼)喝酒,然后错误地将场合本身的快乐归功于酒精。在葬礼上,没人会指望酒精让他们开怀大笑。
- “借酒浇愁愁更愁”:用酒精麻痹自己来逃避问题,只会让问题在酒醒后变得更糟,因为你还额外背负了宿醉和自我厌恶。
真正的幸福是不需要任何化学麻醉剂的、清醒而充满活力的生活。
第二十二章:永久退出还是减少?
本章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减少饮酒是绝对不可能的,唯一的选择是彻底戒除。
- 减少饮酒的陷阱:试图减少饮酒会让你陷入永久的挣扎。你大部分时间都会因为不能喝而感到被剥夺和痛苦。
- 让酒精更珍贵:减少饮酒会让你更加期待下一次“允许”的饮酒,从而在心理上放大了酒精的“价值”,使戒除变得更加困难。
- 药物成瘾的本质:任何成瘾药物的本质都是让你想要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减少饮酒违背了成瘾的根本规律,注定需要一生的自律和痛苦,并最终失败。
控制饮酒的唯一方法,就是获得完全的自由,即彻底不再饮用。
第二十三章:那些幸运的普通饮酒者
本章旨在打破我们对“普通饮酒者”的羡慕。作者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幸运的普通饮酒者”。
- 他们也在陷阱中:他们只是处在陷阱的早期阶段,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和你喝的是同一种毒药,遵循的是同样的成瘾规律。
- 他们也在说谎: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我开车,不喝了”、“我可以一个月不碰”),你会发现他们也在为自己的饮酒行为辩护,这恰恰证明了他们也感到了成瘾的束缚。
- 他们并不快乐:他们饮酒不是因为享受,而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喝酒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被剥夺。这正是成瘾的明确标志。
与其羡慕他们,不如将他们视为一个警示,庆幸自己有机会看清真相并逃离这个陷阱。
第二十四章:皇帝的新装
本章用《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故事来比喻整个酒文化,特别是葡萄酒鉴赏文化。 作者认为,所谓的品酒仪式、对年份的追捧、用各种华丽辞藻描述口感等,都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 味道是主观且虚假的:酒精本身味道难闻,我们只是对它麻木了。所谓的“品味”大多是心理作用和虚荣心作祟。
- 营销的胜利:整个行业建立在愚弄消费者的基础上,让他们相信为一瓶发酵过的有毒液体支付高昂的价格是一种高雅的象征。
这个比喻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我们对酒精最后一丝的敬畏和幻想,让我们看清它一文不值的本质。
第二十五章:如何让它变得容易离开
本章是戒酒前最后的思想准备,核心是达到正确的思维状态。 戒酒之所以困难,完全是因为怀疑和恐惧——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害怕失去所谓的乐趣。 轻松戒酒法与意志力方法完全相反。它不是让你在痛苦中等待自由的到来,而是在你喝下最后一杯酒之前,就通过消除所有的洗脑和误解,让你达到一种确信和喜悦的状态。
你必须清晰地认识到:
- 饮酒没有任何好处。
- 减少饮酒是不可能的,必须彻底戒除。
- 你没有任何天生的缺陷,你只是落入了一个巧妙的陷阱。
当你不再感到是“放弃”什么,而是庆幸自己即将“摆脱”一个可怕的敌人时,戒酒就会变得异常轻松。不要再拖延,现在就是逃离的最佳时机。
第二十六章:简单易行的戒断指南
本章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方针,是在完全理解本书理论基础上使用的。核心要点包括:
- 积极心态:不要想“我再也不能喝了”,而是想“太棒了!我自由了!”
- 不再质疑:一旦做出决定,就绝不怀疑。这是戒酒最关键的一点。
- 接受“小怪物”:承认接下来几天会有轻微的空虚感(身体戒断),但要明白它非常微弱,很快就会消失,并且享受它垂死挣扎的过程。
- 不要等待:你从喝完最后一口酒的那一刻起就是自由的,不要等待某个“成为不饮酒者”的未来时刻。
- 不改变生活:立即参加社交活动,证明没有酒精你也能享受生活。不要使用任何替代品。
- 享受自由:享受打破旧有错误关联的乐趣,永远不要羡慕那些仍在陷阱中的饮酒者。
第二十七章:你最后的饮品
本章指导你完成戒酒的最后一步——喝下最后一杯酒。 这个仪式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而是:
- 标记自由的时刻: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重要日子,标志着你重获新生。
- 体验毒药的真面目:有意识地去品尝它难闻的味道,并思考自己过去是如何被欺骗去消费这种毒药的。
- 发出郑重誓言:在喝之前,庄严地对自己发誓,这将是你生命中最后一杯酒。
作者最后警告,因为轻松戒酒法让戒酒变得容易,所以最大的危险是将来会产生“只喝一杯也无妨”的想法。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没有“一杯”这回事,只要一杯,你就会回到陷阱里。
喝完这最后一杯,就去享受你的新生活吧!
附录
本书的附录部分包含了指导方针的简明列表以及艾伦·卡尔全球诊所的联系信息。
![]() |
本文为书籍摘要,不包含全文如感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