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Way轻松戒除忧虑

Index

Allen Carr’s No More Worrying - Allen Carr
轻松戒除忧虑 - 艾伦·卡尔 - 摘要

本书摘要了“轻松法”:忧虑源于社会“洗脑”而非天性。通过重塑思维并遵循其法则,任何人都能摆脱精神枷锁,重获平静、自主、快乐的生活。

 

前言:从忧虑的枷锁中解脱

作者亚伦·卡尔回顾自己的人生,发现前半生几乎被无尽的忧虑所吞噬。他母亲的人生信条是“当生活出错,忧虑缠身时,只需扣紧盔甲,艰难前行”,这深刻地影响了他。无论是二战时期的疏散、在精英学校感到的自卑,还是从事自己憎恨的会计职业,都让他觉得生活是一场无尽的苦役。

那时,他生命中唯一的“慰藉”是香烟——一个他明知会杀死自己却无法摆脱的“朋友”。他曾每天抽60到100支烟,长达30多年。多次戒烟失败后,他陷入了“没有香烟的生活毫无乐趣”的误区。

转折点发生在1983年,他发现了一种无需意志力、不会产生戒断痛苦就能轻松戒烟的方法,他称之为“轻松法”(Easyway)。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辞去会计工作,创立了第一家“轻松法”诊所,并最终成为全球知名的戒烟专家。

他很快意识到,“轻松法”不仅能戒烟,它同样适用于所有药物成瘾,甚至是一套通往幸福生活的秘诀。他回忆起自己上一次真正感到忧虑,是18年前辞职并背上3万英镑抵押贷款时。但如今,即使面对同样的情景,他也不会再忧虑,因为他明白,忧虑本身毫无必要

这本书并非提供一些应对忧虑的小技巧,而是解释了为什么你的生活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忧虑

核心理念:忧虑是后天洗脑的结果

打开你的思想

第一项指令:打开你的思想。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自认为是思想开放的,但这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偏见。因此,本书要求读者保持怀疑精神,不仅质疑作者的观点,更要质疑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以及社会灌输给你的观念。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忧虑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成见,你就已经违背了这条指令。

什么是洗脑?

作者将“洗脑”定义为“说服一个人相信某个事实是假的”。就像在1492年之前,文明世界的人们被洗脑,相信地球是平的。同样,我们也被洗脑,相信忧虑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但作者坚称:事实并非如此。忧虑是不自然的,是人类文明强加的枷锁。

积极思考 vs 消极思考

黄金法则一:积极思考。

“轻松法”包含积极思考,但这并非全部。单纯的积极思考,如“凡事往好处想”或“总有比你更糟的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帮助,但它们往往在悲剧发生后才被提及,本质上是为了分散你对问题的注意力。这种做法如同鸵鸟将头埋进沙里,以为看不见危险,危险就不存在。

鸵鸟综合症:我们试图对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视而不见,希望它们能自行解决。然而,这样做只会延长和加剧问题的影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鸵鸟并不会真的把头埋进沙里,只有自认为最聪明的人类才会采取这种愚蠢的策略。

向大自然学习

地球上除人类外的所有物种,都依靠本能生存,遵循着大自然经过30亿年试错演化出的法则。而近200年的人类文明却傲慢地认为自己比大自然更懂。我们制造出不敢使用的核弹,让一半人挨饿而另一半人因暴食患病,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地。这些事实是我们内心深处不断扩大的阴影,也是我们忧虑状态的主要原因。

野生动物比我们更能承受地球污染和栖息地破坏带来的影响,但它们却丝毫不会为此忧虑。为什么?

黄金法则二:如果你有问题,无论实际的还是潜在的,首先判断你是否有解决方案。

  • 如果有,那么问题已经解决了,只需去执行。
  • 如果暂时没有,就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寻求帮助。
  • 如果实在无法解决,就接受这个事实,不要为此忧虑。

你可能会觉得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们生活中确实面对着许多能坦然接受的严重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忧虑的本质。

黄金法则三:在你开始忧虑之前,先假设最坏的情况会发生,然后问问自己,这真的值得去忧虑吗?

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你所忧虑的事情,即使最坏的结果发生,其后果也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当初的忧虑。我们被洗脑去为琐事烦恼,“轻松法”就是一场反洗脑运动。

忧虑、问题、压力与恐惧

当你身心强壮时,问题不再是持续的忧虑,而变成了令人兴奋的挑战。一个企业高管觉得工作压力大,但他的基本生存需求都已满足,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失业,这并非生死攸关。

相比之下,野生动物,如一只兔子,终生面临被捕食的危险,但它并不会因此感到压力。它拥有肾上腺素等天生的应对机制。只有在被人类囚禁时,野生动物才会感到压力。我们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类似的牢笼:学校、工作、社会期望。我们是唯一一个将生命的喜悦变成痛苦,甚至选择自杀的物种。

恐惧是我们的朋友

罗斯福曾说:“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作者直到发现“轻松法”后才理解其真谛。

黄金法则五:停止将恐惧视为敌人或弱点。

恐惧是大自然赋予所有生物的奇妙生存机制,用以避免伤害或死亡。它就像家里的防盗警报器和火灾探测器,是值得拥有的。

我们常常混淆恐惧恐惧症

同样,不要混淆恐惧忧虑: * 当警报响起,如果危险是真实的,应用黄金法则二去解决,消除忧虑。 * 如果警报是假的(危险并不存在),那就更没有必要去忧虑了。

破除忧虑的六大根源

作者列举了常见的忧虑来源,并逆向逐一破解:

  1. 依赖于某人或某组织。
  2. 感觉身体或精神上能力不足。
  3. 担忧自己或亲人的健康。
  4. 内疚感(良心不安)。
  5. 为已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懊悔(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6. 怀疑和优柔寡断。

第六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黄金法则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我们都听过“覆水难收”的道理,但为何总在为过去无法改变的事情自责?这是“最弱一环”综合症在作祟。我们被洗脑,认为犯错是需要惩罚的罪行。

你需要训练自己,坦然接受那些曾经会让你崩溃的灾难。你知道为过去懊悔是愚蠢的,所以就强迫自己不要这么做。如果灾难已经发生,它就是“打翻的牛奶”;如果灾难尚未发生,但你无法控制它是否会发生,那么忧虑也毫无意义。

第五种:怀疑与优柔寡断

黄金法则七:不要害怕犯错。

“从未犯错的人,一事无成。”我们都认可这句话的智慧。只要我们负责任、理性地行动,犯错就不是罪。无知也不是罪,但因害怕承认无知而不去补救,才是真正的错误。接受犯错是学习过程的必要部分,是通往无忧生活的关键。

真正导致忧虑的是怀疑和不确定性,即“不做决定”。当你需要做决定时:

  1. 权衡利弊。
  2. 收集必要信息。
  3. 如果正确的决定不明显,那说明无论选哪个,影响都不大。
  4. 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第四种:负罪感

这个问题将在后面的“良知”部分详细讨论。简而言之,一个清白的良心是无忧生活的关键。

第三种:对健康的担忧

我们不会在感到疼痛时“忧虑”疼痛本身,剧痛甚至能让我们忘记其他烦恼。作者曾因牙痛一周而感到极度不适,但他并不“忧虑”,因为他已经预约了牙医,采取了行动。他所要做的就是接受暂时的不适。

真正的折磨是“对疼痛的忧虑”。作者过去曾因害怕看牙医而忍受数月的牙痛,这就是被洗脑的结果。他也曾因不明原因的长期疼痛而担心是癌症,但事实从未如此。这种自我折磨毫无益处。

第二种:感觉能力不足

我们将在“身心健康”部分深入探讨这一点。核心思想是,你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

第一种:依赖性

这是最难移除的忧虑来源之一。无论是依赖某个人、一份工作,还是依赖酒精或尼古丁,都会让你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从而产生忧虑。一只狗会因为主人迟迟不喂食或散步而忧虑,因为它完全依赖于你。而一只猫则显得独立得多,它的生活似乎没有忧虑。

无忧的自由,源于掌控感,不依赖于他人来获取我们认为的生活必需品。

掌控你的生活

死亡并非最可怕的场景

许多人一生都在为死亡而忧虑。作者讽刺地说,他年轻时最担心死亡,而到了四十几岁,当他因吸烟而身心俱疲、生活质量极低时,反而觉得死亡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

如今,他从不为死亡忧虑。年纪越大,生命中的每一天越显珍贵。他不再浪费时间为过去懊悔,或为无法控制的事情担忧。他不担心死亡,就像他不担心两周的假期终将结束一样。他专注于享受每一个宝贵的时刻。

死亡是你能面对的最坏情况。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你忧虑的呢?即使是亲人离世的悲剧,也不应与忧虑混淆。哀悼是吸收悲剧影响的自然过程,是疗愈的一部分;而忧虑则是无益的自我折磨。

投资未来:金钱与幸福

黄金法则八:投资未来。

“金钱买不来幸福”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对大多数人来说,金钱是忧虑的主要根源。作者曾是富有的会计师,却总感到不安全和痛苦。发现“轻松法”后,他的财富与当时相差无几,却感到快乐和满足。

关键在于:

责任不等于压力

作者曾被洗脑,认为会计师的工作责任重大。但那份工作的压力并非来自责任,而是因为他讨厌它。现在,他的工作责任更大——可能会影响客户的幸福甚至生命,但他却乐在其中。

责任本身不产生压力,你对工作的态度才决定你是否感到压力。

身心健康:无忧生活的基础

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

黄金法则九:意识到你拥有变得异常强大的潜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黄金法则十:确保你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这是通往无忧生活的钥匙。

在发现“轻松法”之前,作者总在为琐事烦恼,把小题大做。当他意识到自己身心的潜力后,感觉就像一只老虎一样强壮。即使是真正的挫折也变成了可以克服的挑战。

没有所谓的“衰老”。我们被洗脑,认为衰老是一种疾病。动物从不计算年龄,所以没有这个问题。只要你身心健康,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作者年轻时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四十多岁时感觉像个老头,因为他长期用尼古丁和垃圾食品毒害自己。

你的身体是地球上最强大的机器,它能承受数十年的摧残。善待它,它能为你服务超过一百年。

“更短但更甜美”的人生谎言

很多人用“这是我唯一的乐趣”来为吸烟、酗酒或不健康饮食辩护。这是洗脑的一部分,让我们相信这些东西能带来巨大的快乐或慰藉。但事实是,在染上这些习惯之前,我们同样能享受社交、应对压力。大自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一切“药物”,让我们能享受生活并应对挑战。

如何实现身心健康

黄金法则十一:接受这个事实——学习永远不晚。

不要因为害怕犯错或看起来愚蠢而停止学习。积累知识是一个激动人心且充满乐趣的挑战,是对更幸福生活的投资。

人际关系与责任

无人是孤岛:朋友的重要性

独立并不意味着孤立。我们需要朋友。作者曾经很难找到一个好朋友,现在却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新的友谊。

如何拥有好朋友? 首先,问问自己你想从朋友身上得到什么:有趣、幽默、真诚、善解人意、值得信赖、爱你……

然后,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这需要努力,但回报是巨大的。如果你能让自己成为每个人都想结交的朋友,那么选择朋友的主动权就在你手中。不要抱着“我就这样,你爱接受不接受”的态度,努力修正自己的缺点,不仅你的朋友会更喜欢你,你自己也会更快乐。

如何选择伴侣

作者年轻时又矮又丑,在舞会上总是不敢邀请女孩。他后来明白,害羞是保护自己免受羞辱的自然机制,并不可耻。外表的缺陷也并非障碍,人们最终欣赏的是品格而非容貌。

关于孩子的烦恼

黄金法则十二:教给你的孩子本书所详述的原则,让他们能迅速成熟,变得身心强大。

这样,你就不再需要为他们担忧。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强大到足以离巢,过上自己完整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他们身上,干涉他们的人生。

黄金法则十三:过一种充实、积极、富有成效、快乐且无忧的生活。

当你忙于享受生活时,你就没有时间去忧虑了。

最终的法则:良知与行动

良知让你内心安宁

黄金法则十四:接受你拥有良知的事实,并让它成为你的向导,你会更快乐。

作者不再相信有一个神在审判他的一言一行,但他无法否认造物主赋予了他“良知”。每当他违背良心行事,他都会鄙视自己。他发现,让良知指引自己,是最轻松、最无忧的生活方式。一个清白的良心,能让你坦然面对他人,安然入睡。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黄金法则十五:诚实确实是最好的策略。

犯罪真的不划算。成功的商业公司靠的是提供优质产品、合理价格和卓越服务,而不是欺诈。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人生。付出应得的报酬,尊重和诚实地对待他人,你才能留住最宝贵的资产——人。

附录:16条黄金法则总结

  1. 积极思考。
  2. 制定计划或接受现实。 如果你有问题无法立即解决,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如果无能为力,就不要用忧虑来折磨自己。
  3. 评估最坏情况。 当你忧虑时,问问自己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会发现它通常没那么可怕。
  4. 拥抱无知。 无知是忧虑的主要原因,承认无知并不可耻,害怕承认无知才会让你停滞不前。
  5. 恐惧是你的朋友。 它是一个警报,让你意识到危险并采取行动。
  6. 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将错误视为宝贵的学习经验。
  7. 不害怕犯错。
  8. 投资未来。
  9. 认识到你的潜力。 你拥有变得异常强大的身心潜力。
  10. 实现你的潜力。 这是通往无忧生活的钥匙。
  11. 学无止境。
  12. 教育你的孩子。 教给他们“轻松法”的原则。
  13. 过充实的生活。 积极、富有成效、快乐且无忧。
  14. 让良知指引你。
  15.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16. 不要浪费你最宝贵的礼物……

No More Worrying    
本文为书籍摘要,不包含全文
如感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当当] [京东] [淘宝] [孔夫子]
[Amazon] [AppleBook] [BetterWorldBooks]